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Wind Quintet

(柏林愛樂木管五重奏)


木管五重奏(wind quintet),通常是由:長笛(flute)、單簧管(clarinet)、雙簧管(oboe)、低音管(bassoon)和法國號(horn)各一支所組成。

I.歷史

大約1780年起,管樂樂器音色組合開始被音樂加重視,最早的形式是兩支長笛的二重奏到長笛三重奏,四重奏(例如:巴哈,莫札特,菲利浦等等),那時還混合弦樂器演奏(長笛取代第一小提琴,很少有雙簧管),在豎笛五重奏中還加入弦樂四重奏。到了莫札特後期A大調五重奏,使用豎笛所有音區,表達了豐富與千變萬化的風采,如:莫札特[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使用:豎笛 小提琴(兩把) 中提琴 大提琴,莫札特偏愛常是豎笛與中音單簧管,他的五首[嬉戲曲]就是這樣寫成的。貝多芬的管樂四重奏來自和音音樂,莫札特將這樣的管樂四重奏帶入高度評價的,[降E大調op452管樂四重奏],常用長笛取代雙簧管,或純粹是沒有法國號的五重奏。


II.法國號

至於為什麼木管五重奏裡面會有法國號呢?

因為法國號的聲音溫和,與其他木管樂器配在一起聲音很合,還可以補足木管樂器的不足,像雙簧管.單簧管.這些木管樂器音域較高,比較沒有低音域,所以法國號也會出現在木管五重奏!



III.坐位方式

通常木管五重奏的座位方式有下面幾種,依照曲子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坐法:

(面向觀眾 由左至右)
1.長笛,雙簧管,法國號,低音管,單簧管
2.長笛,單簧管,低音管,法國號,雙簧管
3.長笛,雙簧管,低音管,單簧管,法國號

但這當然沒有一定的規定。


IV.著名演奏團體

柏林愛樂木管五重奏


---------------------------------------------------------------------------------------------------------

作品:

Ibert: Trois pièces brèves for wind quintet



Carl Nielsen:Woodwind Quintet opus 43








F. Poulenc: Sextet for Piano, Flute, Oboe, Clarinet, Bassoon and Horn, Op. 100






(資料來源:http://www.ntch.edu.tw/program/show/40408e962ce89a54012ce97de066004b  /   http://www.wretch.cc/blog/clarinetweb/26966856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9121500202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2909148   / Youtube  )

Wind Quintet - Horn





法國號(或稱圓號)的名字乃是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而其發展更是起源於德國,和法國並沒有很深的淵源,因此正確地說來,法國號應該改稱德國號才是。一般說來,現在較常用的法國號依調性來分可分為F調,降B調及雙調三種。


I.歷史

(1)號角

法國號的英文名Horn這個字是獸角的意思,而在巴洛克時代後期的樂譜中也還稱之為獸角,可見其乃是起源於打獵時用的樂器。最初的法國號是以羊角製成,horn(角)在打獵時擔任號角的工作,然後演進成圓形可背於肩上,以手臂撐起吹奏,(在電影「 總統的秘密情人」中即有這種樣子的法國號)可騎在馬上當作皇室出遊狩獵的獵角。

(2)管樂

但是在今天,由於樂器本身不斷地發展,再加上其音色和音質的特殊之處,法國號已經在管樂世界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II.發展

國號慢慢從號角演進成室內樂的吹奏樂器,管長越來越長,纏繞的圈數也越來越多,也因為其的管子比一般銅管樂器長很多,故其泛音也是所有樂器中最多的,利用右手在喇叭口的控制,在不使用按鍵下可以吹完一個完整的八度,因為這需要靈活的右手,故現在法國號才以左手按鍵,也是銅管樂器中唯一用左手按閥鍵的樂器。
但是在大約第十九世紀,德國其中的發明家製造了閥門,法國號的吹奏也變得容易多了,更難而能發揮樂器的潛能的作品也開始出現了(有如Glière的法國號協奏曲)。

原始的法國號稱作自然號(Natural Horn),完全不需要改變管長,即可演奏,但需要非常高度的演奏技巧。由於自然號缺乏閥門而吹奏者必須使用右手來改變音調;自然地,吹奏者不是每一個音調都能使用的,而當時出現的作品也因此受到了限制(這時期出名的作品有莫扎特的四個法國號協奏曲)。

所以後來還是發展出了轉閥及活塞式的法國號,現在大家使用的多是轉閥式法國號,因為活塞式的法國號很不符合人體工學,不利於靈活運用。但是一直到20世紀初,還是有演奏家堅持以自然號演奏,現在也還有自然號的存在。



III.吹奏

法國號的吹法基本上與其它同類的銅管樂器(有如小號,長號等樂器)相似。吹奏者的嘴唇的顫動激動了樂器內的空氣而造成聲音的產生。法國號在銅管樂器家庭之內是第二高音,但也常吹奏低音。在交響樂段中法國號的使用音域寬廣,既可以吹奏與大提琴同八度的低音部分,也可以吹奏與英國管的中高音同八度的部分,所以在交響樂段中常將法國號按照不同的音域分為若干組別,分別司職高音或低音部分。總而言之,法國號比起長號更常表現其王者般的高音。
國號的吹奏屬於銅管樂中較為困難的。一方面因為法國號音域寬廣,高音和低音在奏法和音色上差異都很大,掌握好不同音區的演奏需要較多的訓練。另一方面,法國號的管長較長而且呈高度彎曲狀,對氣流要求較高,起奏不易,所以技巧性樂段需要較多的訓練得以完成。最後,法國號採用的記譜法較為複雜,又需要演奏者靈活運用F調與降B調的轉換,因此也較其他銅管產生更多的吹奏複雜性。還有是,法國號的號嘴比較小,比較難控制嘴唇的鬆緊以及控制嘴型。


IV.記譜法

法國號的記譜採用移調記譜的方法。
具體而言,法國號採用F調記譜,可用高音譜號或低音譜號記譜。當採用高音譜號時,實際發音比記譜音低純五度。這種記譜法目前較為多見。

法國號也可採用低音譜號記譜,仍然記為F調。這時,實際發音會比記譜音高純四度。這種記譜法較為不合理,因為相當於強將法國號的音域移低八度後,再移高一個五度記譜。目前較為少見。

也有一部分作曲家採用的是變通的低音譜號記譜的方法,仍然記為F調,但這時並不將法國號的記譜音記錄得比實際發音更低,所以採取此種方法記譜時,實際發音比記譜音仍低純五度,與高音譜號的記譜法相一致。但由於此種記譜法不符法國號演奏的傳統歷程,所以需要以註解的方式指明。




V.特色


法國號現在多半含有兩種調性,稱為Double Horn,同時具降B和F調,但也有單純只有一種調性的Single Horn ,兩種調性的法國號具有不同的聲音特質,降B調法國號具有銅管的音質,較為明亮,有力,適合進行曲,而F調的法國號則有木管的屬性,溫柔,渾厚,相當適於抒情的樂句. Double Horn 藉著左手拇指的按鍵轉換兩種調號。 除了有 Double Horn和Single Horn之外,亦有例如Triple Horn等更複雜的法國號。(降B調,F調和高音F調)

法國號因為音似狼嚎,因此也有人戲稱為狼號。在普羅高菲夫的音樂劇--彼得與狼中,即是以三隻法國號來代表狼,而法國號亦代表中國的嗩吶和西方的電吉他。
除了銅管五重奏外,在木管五重奏中更是唯一的銅管樂器,因為他的音色不像其他銅管樂器一般的剛烈,而是陰沉、圓滑自居,與其他銅管有所不同,可像木管一般的柔弱。

VI.法國號作品


莫扎特創作的4首法國號協奏曲:

Horn Concerto No. 1 in D major, K. 412 (1791)
Horn Concerto No. 2 in E-flat major, K. 417 (1783)
Horn Concerto No. 3 in E-flat major, K. 447 (c. 1784–87)
Horn Concerto No. 4 in E-flat major, K. 495 (1786)

韋伯創作的法國號協奏曲: Horn Concerto in E minor,Op.45




VII.著名演奏家

Barry Tuckwell
Dennis Brain
Hermann Baumann
Radovan Vlatkovic
Radek Baborák




---------------------------------------------------------------------------------------------------------


作品:

1.巴洛克時期



2.古典時期




3.浪漫時期


4.現代時期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95%E5%9C%8B%E8%99%9F  /  Youtube  /  http://www.music.vt.edu/musicdictionary/texth/Horn.html   )

Wind Quintet - Bassoon






低音管,英文:Bassoon ,(或稱巴松管,在中國大陸又稱大管),其義大利文Fagotti來源於樂器的形狀──柴棒,是木管樂器中雙簧樂器家族的成員,自19世紀,低音管衍變成現在的樣子。從那時候以來,它在管弦樂,協奏曲及室內樂作品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低音管的音色獨特,暗沉而莊嚴,宛如男中音的音色,特別在中音與高音部份更近似男中音的音色。低音結實有力,多於交響樂隊中重複低音弦樂器。


I.構造

(1)外形

巴松管長約8英尺,因此樂器是折起來的,喇叭口也設計成向上。管身粗幼不一,較近吹口位置的管身較幼,而近喇叭口的位置則較粗。吹口位附有吹管(bocal)以安裝簧片。管身裝有按鍵,依貝姆指法排列。巴松管的按鍵系統使演奏者便於操作廣泛間隔的孔,控制音高。

巴松管長久以來都是由楓木所製造,二十世紀後期開始出現塑膠或合成樹膠製造。 

(2)簧片

像雙簧管一樣,低音管有兩片簧片,並可藉著超吹(Overblow)技巧將音程提高八度或以上。



II.音域及記譜法

低音管的音域最低端在B♭1 並且擴大向上大約三個半八度至E5; 可以吹奏更高的音但比較困難,且很少用到。低音管音樂使用低音譜號和次中音譜號。巴松管無論使用哪一種譜號,都是採用實音記譜法。


III.變種樂器

低音管的變形樂器是倍低音管(也稱低音巴松管,Contrabassoon),較低音管音域低一個八度,是交響樂隊木管樂器組中音域最低的樂器。在現代的管絃樂隊中,已經有一位樂手常設演奏低音巴松管,或由其中一位巴松管手兼任。
較新的種類有適合兒童學習的小型巴松管,體積極少但音高和指法相同,亦有體積相同但能吹奏較高音域的高音巴松管及倍高音巴松管,但暫時未見於樂隊中出現。


IV.以低音管為特色的音樂作品

安東尼奧·維瓦爾第《巴松管與弦樂協奏曲》RV.466-504莫扎特 《降B大調巴松管協奏曲》 KV 191
胡梅爾(J. N. Hummel)《F小調W75低音管協奏曲》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 《降E大調行板與匈牙利迴旋曲》Op.35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 《F大調低音管協奏曲》Op.75
史特拉汶斯基 舞蹈配樂、交響詩《春之祭》 (樂曲的開頭使用次中音譜號於高音區中作獨奏)
聖桑 《G小調低音管奏鳴曲》Op.168 (1921)
喬利維 《低音管協奏曲》




---------------------------------------------------------------------------------------------------------

作品:

1.巴洛克時期



2.古典時期



3.浪漫時期



4.現代時期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8E%E9%9F%B3%E7%AE%A1  /  Youtube  /  http://ngfl.northumberland.gov.uk/music/orchestra/bassoon.htm )

Wind Quintet - Clarinet





單簧管(在台灣稱之為「豎笛」、在中國大陸稱之為「黑管」),是木管樂器的一種,是從夏盧摩笛(法語:Chalumeau,一種古代的單簧低音樂器)發展而來的,形成於17世紀末,很有可能是由德國的長笛製造家丹納(Johann Denner,1655年—1707年)所發明的。最早為人所知的單簧管音樂收在阿姆斯特丹的羅傑(Estienne Roger)出版的曲集內(1716年再版,尚有藏書)。從大約1780年起,它被一些最大的管絃樂隊採用。現代單簧管則是在1800—1850年發展而成的。

外形、構造和吹奏方法 單簧管的管身通常用非洲黑檀木製造,亦有由其他木料、塑膠(通常為ABS)或金屬製成。有一個鳥嘴形的吹口和圓形的接駁筒,管體成圓筒形,並可裝拆,下端為開放的喇叭口。

吹奏方法 在吹口處固定一塊經修整而薄薄的簧片,吹奏者通過簧片和吹口的空間吹氣時,並配合下唇適當的壓力,簧片尖會產生振動,使樂器管內的空氣柱開始振動,因而發出柔美的音色。



I.音域

單簧管擁有極闊的音域,差不多有四個八度。單簧管幾乎能涵蓋人聲的絕大部份範圍,更難得是它無論在任何的音區吹奏,音量的大細都能控制自如。相比長笛,雙簧管在低音區往往都顯得浮弱,單簧管更能處理大幅度的旋律變化。此外,單簧管在不同音區都有獨特的音色:低音區深沉,中音區渾厚,高音區明亮。音色又接近人聲,所以適合表現各種不同的音樂性格,是樂隊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II.種類

目前常用於管絃樂隊的單簧管有以下類別:
 降B調(B♭)和A調單簧管
 降E調(E♭)高音單簧管
 降B調(B♭)低音單簧管

 
(降B調單簧管是常見的單簧管,在各地琴行或生產商那裡都可以買到)
 

在管樂團,則再會加上:
 降E調(E♭)中音單簧管
單簧管是木管樂器中最先推行常規四管制,事實上當幾款變種樂器-包括短笛、英國管、低音單簧管及低音巴松管成為管絃樂團的常規樂器後,木管樂器便逐漸由雙管制變成三管制。十九世紀末期起,低音單簧管已經不再由單簧管手兼任,同時高音單簧管亦加入編制時,為免令原來單簧管聲部被分薄,因此作曲家都會額多安排多一位單簧管手兼顧高音單簧管,慢慢變成了現今單簧管聲部都比其他木管聲部多一位樂手。

III.代表作品

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K.622
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五重奏》K.581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小協奏曲》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第一單簧管協奏曲》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第二單簧管協奏曲》
布拉姆斯:單簧管三重奏 Op.114
布拉姆斯:單簧管五重奏 Op.115
布拉姆斯:單簧管奏鳴曲 Op.120-1,2
柯普蘭:單簧管協奏曲


IV.著名演奏家

(1)美國

 賴瑞·康姆(Larry Combs)
 艾迪·丹尼爾(Eddie Daniels)
 史坦利·杜拉克(Stanley Drucker)
 班尼·顧德曼(Benny Goodman)
 雷吉納德·凱爾(Reginald Kell)
 查理·奈迪西(Charles Neidich)
 理查·史托茲曼(Richard Stoltzman)
 亞提·蕭(Artie Shaw)
 大衛·席夫林(David Shifrin)
 葉強(John Bruce Yeh)

(2)奧地利

 阿弗列德·普林茲(Alfred Prinz)
 俄斯特·歐騰薩梅爾(Ernst Ottensamer)
 彼得·施密德(Peter Schmidl)

(3)比利時

 華特·畢肯斯(Walter Boeykens)

(4)加拿大

 詹姆士·坎貝爾(James Campbell)

(5)英國

 傑克·布萊梅爾(Jack Brymer)
 艾瑪·強生(Emma Johnson)
 思雅·金(Thea King)
 安東尼·裴(Antony Pay)
 葛凡斯·裴耶(Gervase de Peyer)

(6)德國

 迪特·克利克(Dieter Klöcker)
 卡爾·萊斯特(Karl Leister)
 莎比妮·梅耶(Sabine Meyer)
 赫伯特·史塔爾(Herbert Stahr)

(7)法國

 米歇爾·亞利格農(Michel Arrignon)
 路易·卡優札克(Louis Cahuzac)
 亞歷山卓·卡本納(Alessandro Carbonare)
 傑克·朗斯洛(Jacques Lancelot)
 保羅·梅耶(Paul Meyer)
 米歇爾·波特(Michel Portal)

(8)荷蘭

 亨利·博克(Henri Bok)——低音單簧管獨奏家
 喬治·彼得生(George Pieterson)

(9)瑞典

 凱爾·費傑斯(Kjell Fageus)

(10)瑞士

 艾德華·布魯納(Eduard Brunner)


---------------------------------------------------------------------------------------------------------------------------------------------------

作品:

1.巴洛克時期



2.古典時期



3.浪漫時期



4.現代時期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6%AE%E7%B0%A7%E7%AE%A1   /  Youtube  /  http://www.dimensionsguide.com/clarinet-sizes/  )

Wind Quintet - Oboe





雙簧管屬於木管樂器,屬於雙簧類樂器。所謂「雙簧」,即是以兩塊簧片縛在一起,並透過簧片之間互相振動而發聲。雙簧管是由由蕭姆管(Shawm)發展而成小的樂器。它的音質獨特,在交響樂中,經常在其他樂器的伴奏中以獨奏的形式出現。
現今交響樂團演出前,會以雙簧管奏出的A(440Hz)音來作為其他樂器調音的基礎。這是因為在以往的樂器合奏中,舊式雙簧管是最難調準音的樂器,所花的時間亦較多,所以演奏前會先讓它調準音後才到其他樂器,這習慣後來便成為了樂團的常規。



I.構造

現代的雙簧管主要由三個部份組成管身。高檔次的雙簧管管身通常以非洲黑木(Grenadilla)製成,亦有以塑膠或全透明合成樹脂製成的。

(1)管身

雙簧管的管身由三部份組成,其上有若廿個不同大小的氣孔,氣孔上裝有鍍金或鍍銀的音鍵,用以覆蓋氣孔調節音高。整套音鍵以複雜的槓桿結構組成,吹奏按鍵時,槓桿組合會按所吹奏的音高,自動打開或關閉所需的氣孔。



(2)簧片(Reed)

雙簧管吹奏出來的音質,除取決於樂器本身的質量及演奏者的技巧外,簧片亦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簧片通常以蘆葦的莖部製作,亦有使用竹蔗、竹片等材料製成。簧片使用前,必須先用清水泡數分鐘,待變軟後,簧片才能充份震動,發出圓潤的音色。

簧片的厚薄長短,亦會直接影響吹奏時的音質:薄身的簧片較容易發聲,適合初學者使用,但出來的音質欠圓潤;厚身簧片能吹出響亮而甜美的聲音,但難以控制,需要較大的氣壓才會發聲;過長的簧片聲音偏低,過短的則聲音偏高。由於不同樂曲對雙簧管的音質有不同的要求,專業的演奏者通常會自製簧片以配合所需;初學者亦可選擇購買現成的簧片以便練習。



(3)按鍵系統

雙簧管的按鍵方式正不斷改良,目前的按鍵系統有:


半自動按鍵系統:控制較困難,吹奏A5~C6時需按左手的2nd Oc
tave 鍵;槓桿結構較簡單,價錢較便宜。
全自動按鍵系統:簡化了半自動按鍵系統的操作方式;槓桿結構較精密,價錢較高。

(4)八度音鍵(Octave Keys)

普遍雙簧管都有兩個八度音鍵:第一個用以打開E5至G#5等音的氣孔;第二個打開A5至C6的氣孔;設計較複雜的雙簧管則附設第三個八度音鍵,用以輔助C6以上音程的發聲。

(5)顫音鍵(Trill Keys)

舊式的雙簧管礙於槓桿結構的不足,個別的音高很難甚至無法產生顫音(trill)效果,如C4-D5、B3-C4等。新式的雙簧管附加不同的顫音鍵,令差不多所有音都能發出顫音。

(6)左手F鍵(Left-handed F)

舊式的雙簧管,吹奏D-F或F-D兩個音時必須使用叉狀F(Forked-F)的指法。新式的雙簧管附有左手F鍵,大大減低指法的複雜性。

(7)叉狀F共鳴鍵(Forked-F resonance key)

另一個為簡化吹奏D-F或F-D指法所用的音鍵。舊式雙簧管的叉狀F指法需配合右手的Eb鍵;新式雙簧管配合了叉狀F共鳴鍵,使用叉狀F指法時便無需按Eb鍵。



II.音域及記譜法

雙簧管的音域有兩個半八度,相比其他木管樂器為窄。由B3到A6,吹奏高音域時需要較高的技巧。雙簧管採用高音譜號,並使用實音記譜法。



III.吹奏技巧


相比長笛及其他木管樂器,雙簧管的音色較難控制。初學者由於未能有效運氣及控制嘴唇的壓力,經常會發出如鴨叫般刺耳聲音;然有經驗的雙簧管演奏者,只要配合上下嘴唇的壓力,即可控制音色,發出美妙的音色。
吹奏雙簧管需要身體多方面的配合,包括有:

1.手指:負責按鍵。
2.呼吸:與其他管樂一般,吹奏雙簧管必須使用腹式呼吸,並透過腹部來控制吹奏時的氣壓;腹部亦是吹奏顫音(Vibrato)效果的重要控制部份。吹奏雙簧管所花費的氣量,少於一般單簧樂器及銅管樂器,故吹奏時很少會出現不夠氣的情況,演奏者反而會因未能充份吐盡體內積存的廢氣而感到胸口鬱悶。因此,演奏者吹奏時必須採取「先呼氣、再吸氣」的方式來換氣,有時甚至需要爭取呼出悶氣的機會,在吹奏時只呼出部份空氣,待有機會時再換氣。
3.嘴唇:吹奏前上下唇必須包著上下排牙齒,嘴唇應呈小「O」形並含著簧片,嘴唇周圍的肌肉必須放鬆,但又必須避免吹奏時漏氣。吹奏時透過上下唇及嘴唇周圍的肌肉施加的壓力調節音色:壓力大時,聲音會偏高及變得刺耳;壓力太小時聲音會較圓潤但卻偏低,需配合足夠的氣壓以修正音高。嘴唇的形狀及控制稱為「Embouchure」。
4.牙齒:由於簧片十分脆弱,為免損壞,牙齒不可與簧片有任何接觸,必須以包著;牙齒可輔助嘴唇產生所需控制簧片的壓力以調節音色。
5.舌頭及喉嚨:配合呼吸及腹部的肌肉,並透過舌頭輕輕接觸簧片以控制斷音及跳音(Staccato);在吹奏較快的作品時更需喉嚨的配合以控制氣流。
6.高階技巧:雙吐(double tonguing)、三吐(triple tonguing)、循環呼吸(circular breathing)

以上提及吹奏時牽涉的各個身體部份,由於存在著很大的個人差異,吹奏時身體各部份的協調亦因人而異。而部份肌肉(如:嘴唇、舌頭、喉嚨)控制更非人類慣性的活動模式,所以要充份控制雙簧管以奏出動聽的旋律,必須反覆練習以鍛鍊以上各部份的協調。

IV.雙簧管家族樂器

與雙簧管屬於同一家族的木管樂器包括有:

高音雙簧管 (Oboe Piccolo),比雙簧管高一個小三度或純四度。
英國管 (Cor anglais/English Horn),比雙簧管低一個純五度。柔音雙簧管 (Oboe d'amore),比雙簧管低一個小三度。低音雙簧管 (Bass Oboe),比雙簧管低一個全八度。
巴松管 (Bassoon)低音巴松管 (Contrabassoon)
赫格管 (Heckelphone),指法和低音雙簧管相同,但外形則參照巴松管所製成,比雙簧管低一個全八度。


V.著名的雙簧管作品
(1)管絃樂

雙簧管是最早成為現代管絃樂團的常規樂器之一。早在巴洛克時期,雙簧管已經成為器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巴赫、莫扎特和海頓的交響作品,編制內已經包括有雙簧管,並且出現獨奏的樂段。相比之下,巴松管雖然亦已納入當中,不過卻常與大提琴等低音樂器齊奏和作伴奏用途。


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第1首及第2首
貝多芬:《第5號交響曲》第1樂章,有一段著名的華彩樂段獨奏,由雙簧管擔任。
布烈頓:《青少年管絃樂入門》
韓德爾:《示巴女皇的到訪》
浦羅哥菲夫:《彼得與狼》—以雙簧管演繹鴨子
拉威爾:《庫普蘭之墓》
柴可夫斯基:《天鵝湖》中的「情景」

(2)協奏曲

相比管絃樂作品,為雙簧管而創作的協奏曲卻相對不多。而且較多出現於巴洛克時期。韋華第創作過15首雙簧管協奏曲,泰利曼、韓德爾、阿爾比諾尼等亦有寫作雙管簧協契曲。但踏入古典時期,數量則大幅減少。海頓、莫扎特均只創作過一首(海頓的作品近年被指是偽冒;而莫扎特的亦只是由《第2號長笛協奏曲》改編過來);2005年曾經演奏過相傳是貝多芬學生時期的雙簧管協奏曲,[1]但仍未廣泛被認可;這時期較出名的就只有以創作歌劇為主的貝里尼所寫的一首雙簧管協奏曲。一直至浪漫時期最後期和二十世紀前,才出現佛漢·威廉士、理察·史特勞斯、普朗克、馬爾蒂努的協奏曲。近代則才隆續再出現多首雙簧管協奏曲,如貝里奧、齊默爾曼、馬代爾納(Bruno Maderna)、茲維里奇(Ellen Taaffe Zwilich)、卡特等。

(3)室內樂

莫扎特:F大調雙簧管四重奏,K.370
泰利曼:為雙簧管、木笛及數字低音的三重奏鳴曲
瑪德蓮娜‧德林(:en:Madeleine Dring|Madeleine Dring):三重奏、三首組曲
布烈頓:《六首奧維德的變形》,雙簧管獨奏曲
舒曼:三首浪漫曲
施托克豪森:《友誼》-選自聯篇歌劇《光》之《星期一》
卡爾·尼爾森:兩首雙簧管和鋼琴幻想曲,op. 2
佛漢·威廉士:《十首布雷克之歌》,雙簧管及男高音
聖桑:D大調雙簧管奏鳴曲
米堯:雙簧管奏鳴曲、《雅各之夢》
查維斯:「Upingos」
欣德米特:雙簧管奏鳴曲
卡特:《三位一體》(雙簧管及豎琴)、為雙簧管、小提琴、中提琴及大提琴的四重奏
藤掛廣幸:日本の四季



VI.著名的雙簧管演奏家

Heinz Holliger
宮本文昭
謝宛臻 ─ 台灣的雙簧管演奏家,韓德爾國際雙簧管大賽首獎得主
安東尼歐·帕斯庫里(Antonio Pasculli),被譽為「雙簧管的帕格尼尼」



---------------------------------------------------------------------------------------------------------------------------------------------------

作品:



1.巴洛克時期




2.古典時期




3.浪漫時期





4.現代時期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99%E7%B0%A7%E7%AE%A1
 /   Youtube   /   http://betheh29.edublogs.org/2010/10/27/of-interest-to-melearning-new-things/ )

Wind Quintet - Flute





長笛是現代管弦樂和室內樂中主要的高音旋律樂器,外型是一根開有數個音孔的圓柱型長管。早期的長笛是烏木或椰木製,現代多使用金屬的材質,比如普通的鎳銀合金到專業型的銀合金,9K和14K金以及鉑等,也有表演者使用特殊的玻璃長笛。傳統木質長笛的音色特點是圓潤、溫暖、細膩,而金屬長笛的音色就比較明亮寬廣。不同材料的長笛完全根據演奏者的愛好選擇。但是在樂隊中應該統一使用一種長笛,以得到最和諧和飽滿的音響效果。

I.長笛的歷史與發展

長笛是現代已知的樂器家族中最古老的成員之一,「笛 」這種稱呼被古人用來統稱其他所有的管型樂器,包括各種橫笛和豎笛,而並不體現他們之間的差異。
石器時代的人們因為不滿足於葦管單調的聲音,所以在野獸的腿骨上打上洞,製造出的就是最原始的笛子——骨笛;現代長笛的祖先,並不同於現在的其他一些笛子。尖頭笛和鳥嘴笛通常被認為是現代長笛真正的祖先,但這兩者本身同長笛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在十七世紀前就已經相當流行的尖頭笛,它本身的前身是一種古豎笛——一種結構簡單,管身有音孔,同時又有音鍵的豎笛,靠簧片發聲。這種小笛子在民間很流行,現在依然能找到它的變種。長笛另一個近親祖先就是橫笛,它的祖先是從亞洲流傳而來的蘆笛。橫笛的特點是它已經不使用簧片,而是在管身側面打開一個「吹口」,更接近於今天的長笛,但是橫笛在十七世紀前的地位卻是遠遠在豎笛之下,十七世紀後,橫笛的優點才漸漸地被肯定,成為樂隊中穩固的成員。而尖頭笛本身的特點決定了自身的發展有限,在橫笛日趨流行的時期,尖頭笛慢慢地退出了歷史的舞台,現在只有在古老的樂曲和博物館中才能找到了。
橫笛不同於尖頭笛的沒落,橫笛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得到種種改進。音孔和音鍵的數量慢慢地增加到現代長笛的標準,並且設計出了分節的笛身——這種新的設計使得調音變得更容易。長笛必須的機械結構也得到逐步的增加,結構與今天的長笛已經十分的類似。
其中與現代長笛最接近的是一種老式D調德國長笛,據記載這種德國長笛大約在1667年左右在管弦樂隊中出現,自從蘆笛從亞洲傳入歐洲後,德國就是成為其發展的中心,德國長笛的名稱也因此而來,不過這種德國長笛本身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直到20世紀初,仍然保留了原來的特點和用途。這種德國長笛後曾在法國得到一些發展,之後傳回了德國,德國的長笛演奏家兼數學家特奧巴爾德·貝姆Theobald Boehm (1794-1881) 根據之前英國人威廉·哥登的理論,設計製造了一種新式長笛:這種長笛使用的是金屬的材料,金屬材料的使用使長笛更耐用,零件更容易在工廠中批量製造,金屬長笛的音量也比傳統木長笛大,更適合在大型音樂廳表演。此外還有錐形的上管和管體厚度、音孔直徑、音孔之間的距離等一系列特定的規格,這些數據使得長笛的音準進一步得到提高,這種長笛的設計中最重要的就是被稱為彪姆系統的按鍵結構。彪姆系統是一種多鍵聯動的設計,按下一個音鍵,與之關聯的另一鍵也會自動按下,這樣使一個手指就能按下兩個音孔。


II.長笛的種類與變形

目前存在的長笛類型有以下(從最高音域到最低音域):

短笛 C或D♭調
高音長笛 G大調或E♭調
長笛 C大調
柔音長笛 B♭或A調-巴赫曾在其部份作品中使用這種長笛
中音長笛 G調
低音長笛 C調
倍中音長笛 G調
倍低音長笛 C調
雙倍中音長笛 G調
雙倍低音長笛 C調
超倍低音長笛 C調

當中,短笛、長笛、中音長笛為較常使用。高音長笛及柔音長笛曾經出現過但目前已非常罕見。至於各類低音長笛,則是近代才被研發出來,並且只限個別商廠製造,同時亦只有極少數作曲家為其創作音樂作品。




III.按鍵方式
長笛的按鍵形式,大致可分為四類:

閉孔:按鍵皆為完整的氣密圓蓋,演奏時手指只要接觸蓋緣就能輕鬆按音。
開孔:按鍵為圓環狀蓋,手指必須準確完整按住圓孔。聲音較閉孔響亮,但演奏難度較高。
直列:所有按鍵成一直線排列,結構較少,保養較簡單。
曲列:左手無名指的按鍵較其他按鍵突出1/3,比較符合人體工學,適合初學者,但增加結構複雜度和保養手續。

IV.長笛的音域和音區

一般的長笛演奏要求音域在中央C至第三個高音C,三個八度。但是目前所知的指法可以到更上方的F音,因此總計三個八度半。實際應用上,在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的D大調長笛奏鳴曲中有使用到長笛的第四個八度的D音。








V.著名長笛家
 詹姆斯·高威(James Galway) 龍笛 (Ron Korb)
 帕胡德 (Emmanuel Pahud)

 莎朗貝札莉 (Sharon Bezaly)
 愛咪波特(Amy Porter)



---------------------------------------------------------------------------------------------------------

作品:


1.巴洛克時期


2.古典時期



3.浪漫時期



4.現代時期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5%B7%E7%AC%9B   /  Youtube  /  http://www.muramatsuflute.com/english/0008.html )


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

<西洋音樂分期>

Ⅰ、古代 (The Ancient Periods):?~西元500年

        從音樂的起源到基督教音樂興起為止,稱為古代音樂。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像中國、波斯、埃及、希伯萊、印度等等,都有它們自己音樂源起的傳說,我們今天雖無法考證出音樂究竟是在何時由何人所創始,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數千年前,人類便已有了音樂,而且是在世界上許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間,同時朝多元化發展。
  數千年前的古典音樂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加上所遺留下來的資料殘缺不全、考證不易,所以今天討論西洋音樂史,大多是從希臘時期(大約是西元前一千年)談起。古希臘人非常熱愛音樂,他們當時已經有了音高的概念,並且依據不同的音高制定了許多不同特性的調式。此外古希臘人也確立了一套有關於音階方面的音樂理論。在樂器製作方面,希臘時期有一種叫「奧洛斯」的管樂器,還有一種稱為「抱琴」的撥弦樂器。
  希臘在西元前一四六年被羅馬帝國征服後,因為羅馬人並不珍惜希臘的音樂遺產,使得音樂逐漸失去了在社會與生活上的重要性。這種情形一直到基督教在羅馬興起,誕生了新的基督教音樂後,音樂才再度受到重視。在此之前的音樂,我們今天就統稱為「古代音樂」。


Ⅱ、中世紀 (The Middle Age):西元500年~1450年

(中世紀:從基督教音樂興起後到文藝復興之前的這一段時期,時間上大約為西元五00年到~一四五0年間。)  許多歷史學家過去認為,在希臘、羅馬等古文明之後,中世紀是一段相當長的黑暗期,意謂著歐洲的文明在這段時間進步得非常緩慢,然而近年來的研究似乎漸漸地推翻了這種看法,至少在音樂方面,中世紀時期仍有以下幾方面的發展:

  1.以羅馬為中心的基督教音樂,隨著基督教的普及,逐漸流傳到歐洲各地。到了西元六世紀末葉,在教皇葛麗果一世的主持下,由教會人士將各地的教會音樂加以整理彙編及改良,產生了著名的葛麗果聖歌葛麗果聖歌揉合了猶太、敘利亞、希臘和羅馬的音樂(它只有單音的旋律,沒有和聲或對位,也沒有使用樂器來半奏),這種聖歌在葛麗果教皇的推動下,於西元十一、十二世紀時,到達了最鼎盛的境界。  2.除了具有宗教用途的聖歌外,一般的世俗音樂在中世紀時期也日漸發達,這種音樂興起於騎士之間,然後再擴張到百姓社會。在當時以國和法國兩地的世俗音樂最為盛行。
  3.中世紀時期另一項音樂上的重大發展便是樂譜的發明。在記譜法尚未發明以前,音樂的流傳必須依賴口耳相傳,然而這樣子的方式,在傳遞的準確性上比較無法控制,而且時日一久變化更大。所以隨著葛麗果聖歌推廣上的需要,人們日益覺得有必要用樂譜把曲調正確地記錄下來。


     於是在西元九世紀時,天主教會的音樂家們便發明了「紐姆樂譜」。最早的鈕姆樂譜還不能完全記下旋律,它只能表示歌詞各音節大略的長度和抑揚而已。到了十世紀左右,四線譜發明以後便可記錄音的高低。然後到了十二世紀又發明了表示音長短的符號,逐漸成了今天五線譜的基礎

Ⅲ、文藝復興時期 (The Renaissance):西元1450年~1600年

(文藝復興時期:西元一四五0年到一六00年間的一百五十年間。)  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近弋文明奠基的一個時期。在此之前歐洲人的思想與生活方式都是以宗教為中心,然而自文藝復興時期以後,人們開始根據科學的觀點去觀察有關人類和大自然的事物,以前被看成是神秘的事物,重新被人們以理性、科學的方法志思考和研究。於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產生了許多偉大的人物,例如科學家哥白尼、伽利略;美術家達文西、米開蘭基羅;文學家但丁、莎士比亞等人。至於在音樂方面,雖然沒有產生與上述幾人齊名的人物,但仍有下列幾項重大的發展:

  1.複音音樂的盛行:最早的葛麗果聖歌是單音音樂(所謂單音音樂是指樂曲僅有單一的旋律線或曲調,不含任何伴奏的音樂),但是到了後來,人們漸漸覺得這樣子的音樂太單調了,所以就試著在原來的旋律之外,再加上其他的旋律一起唱,形成了所謂的「複音音樂」。複音音樂從西元九世紀開始發展,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全盛的狀態,所以也有人將文藝復興時期稱作為「複音音樂時代」 。與過去的單音音樂相較,複音手法使得音樂的表現力變得更加豐富而多彩。
  2.樂譜印刷術的發明:在樂譜印刷術發明之前,樂譜必須靠人工來抄寫,所以樂譜在當時是相當珍貴而稀有的,這對於音樂的普及自然是非常的不利。然而自從樂譜印刷術在文藝復興時期被發明後,一般社會百姓也都擁有樂譜,使民間的世俗音樂藉由樂譜的流傳而更加發達。世俗音樂在此時期,終於到了可與宗教音樂分庭抗體的地步。此外,印刷樂譜的問市,也使得後人對於研究前人所遺留下來的音樂,變得更加便利,這點對於音樂經驗的累積與傳承,也產生了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3.器樂曲的興起:雖然獨立的器樂曲在中世紀甚至可能更早之前便已存在,但是因為在中世紀時期對音樂進展貢獻最大的作曲家,多是教會方面的人士,他們自然把大部份的精神放在宗教音樂上面,在他們觀念裡,音樂是為神服務、是用來讚美神的,所以他們大多寫不附樂器伴奏的純聲樂曲,即使偶而使用風琴伴奏,也只是重覆著歌聲中的曲調而已。因此,在文藝復興時期以前,純器樂曲大多是民間的世俗音樂。另外由於在文藝復興時期,宗教音樂和世俗音樂成了兩股同時並進的主流,再加上各式的樂器在這個時期均日漸完善,所以儘管純器樂曲的主要發展是在十七世紀以後,但
在文藝復興時期,其實已經清楚地顯示出器樂與聲樂相互分離的傾向。


Ⅳ、巴洛克時期 (The Baroque Era):西元1600年~1750年


  「巴洛克」(Baroque) 這個字是葡萄牙文,它原來是指「不規則」或「畸形」的珍珠,將這個字加以引申的話,則具有「怪異」、「誇張」的意思。為什麼這個字會被運用到音樂上呢?原來在十八世紀末期,有些西洋藝術史學者以他們對古典派的審美標準,來回顧自十七世紀以來的藝術發展,他們覺得這一百五十年來的繪畫及建築作品,給予他們的印象是古怪而且過份地龐大,所以他們就以「巴洛克」這個字來代表這段時期的藝術風格。而因為音樂也是藝術的一部份,後來就有人也把這個不太好的字眼,形容當時的音樂。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我們會覺它得一點也不古怪,但因為「巴洛克」這個名稱延用已久,似乎也沒有人想為這個時期的音樂,另訂更恰當的名稱。
  巴洛克時期,是西洋音樂史上最多彩多姿,也是最混亂複雜的時期之一。在這個時期,音樂的發展是朝著好幾個方向同時並進,樂曲的形式與構造也不斷地在發展和演變,所以這個時期呈現出一個現象,那就是新、舊不同風格的音樂很明顯同時並存。今天回頭來審視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發展,我們會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在文藝復興時期,複音音樂的創作手法已達到一個顛峰,進入巴洛克時期後,人們在求新求變的時代精神下,開始把文藝復興時期已經開拓的樂曲樣式逐漸加以變化,以求取更強的音樂表現力。在當時,許多新的作曲技法被拿來實驗和改良,所以巴洛克時期產生了許多新的曲式,例如聲樂曲有歌劇、清唱劇及神劇;器樂曲則有奏鳴曲、組曲及協奏曲等。在這些新興的樂曲形式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歌劇的出現,一般相信現存最古老的歌劇是於一六○○年上演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由於歌劇是一項劃時代的產品,所以「巴洛克」也就是歌劇誕生的這一年,來做為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分界點。


除了新曲式的產生外,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色還有以下幾點:
  1.數字低音的運用:「數字低音」這個名詞經常困擾古典音樂的新鮮人,令人無法明瞭它所代表的意義。在巴洛克時期的曲目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__(樂器)和數字低音的奏鳴曲(或協奏曲、組曲等)這樣的名稱,這使得許多人都以為數字低音是一項樂器,其實數字低音並不是某一種樂器的名稱,而是一種作曲手法。
  要解釋什麼是「數字低音」,可以先想像一下時下年輕人唱歌時用吉他伴奏的情形。或許有人曾注意到,在他們唱歌的歌本上,除了旋律的簡譜外,還有一些供吉他彈奏的和弦記號,這些記號的運用和巴洛克時期的「數字低音」在概念上是一樣的。巴洛克時期的聲樂曲或合奏曲,習慣上是由風琴、大鍵琴或魯特琴等可以奏出和聲的樂器,或是由大提琴和低音管等低音樂器來演奏低音聲部,而作曲家通常就用數字或記號來標示這些低音的上方應該奏出什麼和聲。所以和文藝復興時期相比較,巴洛克時期音樂的特色之一,就是「數字低音」
的使用。講得更清楚一點,便是音樂已從複音音樂各聲部平衡的構造,轉變為分成了高音的「旋律聲部」和低音的「和弦聲部」。
  2.調性系統的產生:數字低音的應用在音樂上引起了新和聲的觀念,這個新的和聲概念取代了以往複音音樂以對位法為基礎的聲部結合效果,這也就是說以和聲理論為基礎的大、小調音階系統,在巴洛克時期逐漸成了音樂創作的主流。
  3.器樂曲的蓬勃發展:前面我們在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發展時,曾經提到器樂曲的主要發展是從十七世紀開始,原因之一是和巴洛克時期歌劇和神劇等戲劇音樂的發達有關。因為歌劇和神劇的演出都必須運用到大鍵琴、風琴或管弦樂器,作曲家在創作歌劇與神劇時,無形中提昇了對各種樂器音色以及演奏技巧的掌握,而這個難得的經驗,使他們在寫作器樂曲時更加得心應手;原因之二則是巴洛克時期義大劉北部克列莫納這個地方,出現了諸如阿瑪娣、瓜奈里及史特拉第瓦里等等的製琴家族,他們製造了大批優秀的各式提琴,大大地提昇了弦樂器的表現力。好的樂器加上當時一些優秀的演奏人才,自然也使得作曲家樂於去譜寫器樂曲。

        歸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成就,我們可以說,巴洛克時期是西洋音樂史上一個「承先啟後」的時代,巴洛克的作曲家們繼承了文藝復興的音樂遺產,並且將它改良創新而開創出一番新的局面。有人認為,如果文藝復興時期是西洋近代文明的蘊育期,那巴洛克時期就是近代文明第一次開花結果。我們也可以說,巴洛克時期的大音樂成就,在於它總結了西洋音樂史過去千年以來的音樂發展,並為後世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複音音樂在這個時期雖然仍舊為人們所採用,但主調音樂很快地便佔了上風,所以巴洛克時期也是西洋音樂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捩點」,人們尊稱為巴哈為「音樂之父」,主要原因正因為巴哈是巴洛克時期成就最高的一位作曲家!
代表人物 : 韓德爾
 史卡拉第 巴哈 普賽爾

Ⅴ、古典樂派時期(The Classic Era):西元1750年~1820年
 
            古典樂派時期:古典樂派時期是西洋因樂史上最短的一個時期,時間是從一七五0年到一八二0年。古典音樂的發展,在巴哈時代一過去,便進入了「古典樂派時期」,所以古典樂派時期就以巴哈逝世的一七五○年那一年做為起點。此外,因為貝多芬晚期的作品顯示出浪漫式的傾向,所以古典樂派就以一八二○年做為終點(貝多芬逝世於一八二七年)。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巴洛克與古典時期是以一七五○年為分界點,但是古典風格的形式,不像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期,以一六○○年為分界點那麼清楚,一般來說,從一七四○年~一七七○年左右是古典風格形成的一個過渡時期。

  「古典樂派」這個名稱,當然也是後人研究這個時期的音樂風格後才訂出來的。既然用了「古典」這兩個字,那麼這個時期的音樂所給予人們的感覺一定是「高尚」、「典雅」的囉!一點都沒錯,古典樂派時期的音樂,與之前的巴洛克時期以及之後的浪漫樂派時期相比較,的確予人相當明顯的差異。


          古典樂派的音樂通常都給聆聽者一種單純、明朗、優美、均衡的印象,這和巴洛克時期音樂華麗而且樂風複雜,以及浪漫時期音樂強調作曲家個人情感的宣洩,是很不一樣的(當然並不是所有古典時期的音樂作品都不包含個人情緒,只是在程度上相較於浪漫時期是輕微多了)。造成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古典樂派的作曲家,受到了當時文學上古典主義精神的影響,所追求的是一種樂曲形式上客觀的美感,所以古典樂派的音樂大都有著統一而且規律的性格。

歸納古典樂派時期的音樂表現,該時期的音樂有以下幾項特色:

  1.數字低音的捨棄不用:前一節我們才提到「數字低音」的使用是巴洛克音樂的特色之一,然而巴洛克時期一結束,數字低音這個名詞也跟著走入歷史。到了古典時期複音音樂已經鮮少為人採用,這時幾乎已是主調音樂的天下了,主調音樂的樂曲通常是由一個聲部來擔任主旋律,而由其他聲部來擔任伴奏。在古典時期,作曲家們對於和聲伴奏的部份,已不再像巴洛克時期是用數字來表示,然後再由數字低音的演奏者來即興發揮。這時期的作曲家對於曲調的和聲部份皆已整寫出,並且安排各種樂器來擔任,以增加不同音色的變化。
  2.樂句「漸強」與「漸弱」表現法的使用:今天一般人可能對於樂句漸強與漸弱的表現方式已習以為常,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這兒我們必須說明的是,這種表現方式是從古典時期才開始的。在複音音樂的時代,由於複音音樂著重的是每一個聲部地位均相同,各聲部必須保持均衡,所以不容易有強弱差別很大的表現。即使是巴洛克時期的主調音樂,雖然也強調獨奏部與伴奏部之間力度上的強弱交替,以產生樂曲明暗的變化,但是巴洛克時期樂句強弱的對比,是以明晰的台階式表現的,當時的人還沒有將樂句塑造成「漸強」或「漸弱」的概念,所以說樂句漸強與漸弱的表現手法,是從古典時期才確立的。
  3.奏鳴曲式的確立:奏鳴曲這個名詞在古典時期以前即已出現,但是最初的奏鳴曲不管在形式或含義上均模糊不清,當時這個名稱主要是用在器樂曲上,目的只是要與聲樂曲做個區別。到了古典時期,奏鳴曲經由D‧史卡接第、巴哈的兒子K‧P‧E‧巴哈以及史他密茲等作曲家的努力,逐漸確立成一種樂曲形式,然後再由海頓、莫札特和貝多芬等人將之發揚光大。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奏鳴曲式確立這件事情呢?主要是因為「奏鳴曲」為古典時期器樂曲最常採用的曲式結構。舉風獨奏奏鳴曲、交響曲、室內樂曲及協奏曲等等今天愛樂者最常聆賞的樂曲形態,都是依循奏鳴曲式來創作的,而且此一重要曲式也被後來的浪漫樂派所延用。
  奏鳴曲式既然那麼重要,那到底什麼是奏鳴曲式呢?奏鳴曲式是一種由兩個相對的主題,以呈示部、發展部和再現部的程序進行發展的曲式。這樣子的定義雖然很簡明,但是對於古典音樂的入門者而言,恐怕還是不太容易了解,在這兒我們就試著將這個定義再解釋一下。所謂兩個相對的主題,也就是一般樂曲解說書上常提到的第一主題和第二主題,這兩個主題都是由一小段較為突出的旋律所構成,但這兩段旋律在性格上是相反的,例如第一主題(在曲子中先出現的主題稱為第一主題,第一主題也是樂曲形成的基礎)如果是陽剛的,那麼第二主題就是陰柔的,如此,兩個不同性格的主題在曲子中就形成對比,增加了音樂的戲劇性。至於「呈示部」,指的便是將樂曲的兩個主題呈現出來的部份。當兩個主題都出現過後,樂曲就依據這兩個主題做為基礎來加以展開和變化,這就是發展部,發展部在奏鳴曲式的結構裡面,通常所佔的份量是三部人最重的。等樂曲發展到某一個程度,這時主題的原貌可能已不易辨識,聆賞者也因此無法預期樂曲往下還要如何發展。所以作曲家便安排了一個再現部,讓樂曲的主題再一次的出現,並且在再現部為樂曲做一個結束。
  論說文的寫作一般可以分成起、承、轉、合四段來寫。在第一段我們通常會先敘述一下題目的主旨,這就是「起」的部份,「起」的部份我們可以將它想成是奏鳴曲式中的呈示部,也就是將曲子的主題演奏出來。將作文題目主旨敘述過後,接著便會在第二、第三段就文題加以說明、發揮,這兩段就是承、轉的部份,而「承」與「轉」這兩部份便相當於奏鳴曲式中的發展部,因為發展部就是要將樂曲的主題加以變化、推展開來。在作文最後一段,我們會將前面所作的敘述做一個總結,這就是「合」的工夫。對於奏鳴曲式的「再現部」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樂曲在經過發展部天馬行空的開展變化後,到了曲子末了,作曲家安排樂曲的主題再次奏出,好來個前後呼應並為樂曲做個結束。因此,奏鳴曲式和作文一樣,都非常符合人類的邏輯思考,而這「邏輯性」其實也正是古典樂派時期音樂的特色之一。
代表人物
海頓 莫札特 貝多芬



Ⅵ、浪漫樂派時期 (The Romantic Era):西元1820年~1900年

說到了浪漫時期樂派,在今日一般愛樂大眾所欣賞的古典音樂曲目,這一時期的作品佔了較大的比例。何以見得呢?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坊間音樂書籍中所介紹的「重要大作曲家」名單,其中浪漫樂派的作曲家大概總會佔個六、七成。從整個西洋音樂史來看,遠的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不說,即便是只從巴洛克時期到今天,將近四百年的歲月中,浪漫樂派時期僅佔八十年左右,但被列入重要大作曲家名單的比例卻那麼高,這一個時期的人才輩出以及音樂的受歡迎便可見一斑了。
  熟悉西洋藝術史的人都知道,整個十九世紀,歐洲都籠罩在一股巨大的浪漫主義思想潮流之中。浪漫主義其實就是一種與古典主義相對立的思想。前面我們曾提到,古典樂派時期的音樂著重的是形式與規則,它要表現出形式上客觀的美感。浪漫主義既然與古典主義相反,那麼浪漫樂派的音樂便是要打破舊有的形式與規則,這時期的作曲家認為,音樂的主要功能是要反映出他們的情感,形式只是一種表達的媒介,所以當舊形式不足以滿足需求時,他們就任意的去加以變更。因此浪漫時期雖然延用了許多古典時期便已使用的音樂形式,但樂曲在內容上卻更自由、更不受約束。由這樣一個觀念所引起的現象之一,就是長達一個小時以上的龐大交響曲和短至不到一分鐘的小曲子,在這個時期都同時並存,整個音樂世界因此也變得更多采多姿了。
綜合浪漫樂派時期的音樂表現,這個時期的特色有以下幾點:



  1.標題音樂的確立:也許有人會問:「標題音樂怎麼會是到浪漫時期才確立的呢?海頓的許多交響曲不是也有著像是『驚愕』、『軍隊』、『時鐘』等等的標題,而貝多芬的『英雄』、『命運』、『田園』等交響曲則更有名了,難道這些曲子不是標題音樂嗎?」,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在這兒我們必須說明的是,並不是樂曲冠上了一個標題,它就是屬於「標題音樂」。
  所謂「標題音樂」,是指作曲家為了藉由音樂來描寫某一個故事或者是某一種情景的氣氛,於是他就應用描寫式的旋律或節奏,甚至是模仿真實聲音的擬音效果,來具體表示出樂曲內容的音樂。所以標題音樂除了有標題外,作曲者通常也會附上說明樂曲內容的文字,好讓聆賞者可以清楚地知道作曲者的創作意圖。儘管描寫性的音樂在浪漫時期以前已經出現過(例如巴洛克時期義大利作曲家韋瓦第所寫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就是非常著名的例子),但當時這種曲子多半是偶發性的創作,數量上非常少。一般學者認為,標題音樂的概念是從浪漫樂派時期法國作曲家白遼士所寫的「幻想交響曲」開始確立的,而且從那時起,「標題音樂」才漸漸成為古典音樂史上的主要角色。
   至於前面所提到的海頓及貝多芬的交響曲附有標題的問題,其實那些標題多半是由後人所附加上去的,就算有的是由作曲者所親提,但那些曲子創作的目的,並不是用音樂來描述事物,標題的附加頂多是用來傳達樂曲的概念而已,所以並不算是真正的標題音樂。
  2.交響詩的產生:運用標題音樂的概念所譜作的樂曲中,要以「交響詩」最具有代表性了。「交響詩」這種樂曲形式是由匈牙利鋼琴家兼作曲家李斯特首創,它是一種不分樂章而且形式自由的管弦樂曲。交響詩既然是標題音樂的一種,它的目的自然也是在描述事物,它可以陳述一個故事、描繪一個景緻,或者是表達出作曲者對於某件事物的感想。繼李斯特之後,浪漫時期有許多作曲家也從事交響詩的寫作,其較著名的有史麥塔那  聖桑  德弗乍克  雷史碧基 等人。
   3.民族主義與音樂的結合: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民族主義興起,歐洲各民族的民族意識相繼覺醒,這個潮流影響所及,歐洲各國的作曲家們紛紛往自己民族的傳統素材中找尋作曲的靈感。他們有的運用民謠曲調及節奏,有的則以各民族的傳說、軼事作為創作的題材。一時之間,一股有別於當時以德奧體系(主要是德、奧、法、比四國)為音樂主流、富有各民族獨特色彩的音樂,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出現。這一批德奧體系之外,包括俄羅斯、東歐、北歐及南歐等國家的作曲家們,所譜寫的音樂因為都具有民族特色,因此便形成了所謂的「國民樂派」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國民樂派的出現,在時間上是與浪漫樂派相重疊的,國民樂派的興起,正如各式多彩繽紛的花朵,將浪漫樂派時期粧點得更加絢爛美麗。

代表人物 :
舒伯特  蕭邦  舒曼  帕格尼尼  孟德爾頌  比才  李斯特  普契尼  史特勞斯  布拉姆斯  柴可夫斯基

Ⅶ、現代樂派時期 (The Modern Era):西元1900年~現代

時序進入二十世紀以後,西洋音樂史又經歷了一次重大的革命,人們開始覺得巴洛克時期以作曲家所使用的大、小調音階調系統,以及傳統的和聲運用,已經不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於是便開始尋求新的和聲理論,以及傳統的和聲運用、多調性等等的音樂。

二十世紀這一時期的音樂風潮,可以說是法國作曲家德布西所創造出印象主義音樂開始。他在音樂和弦的使用上相當大膽完全不受傳統和聲理論的規範,他並且喜歡應用全六全音音階來作曲,可以說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作曲家。不過德布西所寫的印象主義音樂,仍未完全打破傳統的調性理論。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奧國作曲家荀白克發表了十二音列系統的新理論,並依據這個理論創造出十二音列的無調性音樂,至於傳統的調性觀念和大、小調音階體系終於完全打破了。荀白克之後,各式各樣的新音樂理論相繼被人提出與運用,諸如噪音主義、具象音樂、電子音樂、機遇音樂以及微分音音樂等等各種實驗性色彩濃厚的音樂。一般來講,這些新音樂都是非常的不和諧,完全否定了音樂必須優美悅耳的傳統觀念。因此許多愛樂者認為二十世紀的新音樂都是嘈雜、難聽,而將之列為「拒絕往來戶」。

其實在本世紀的音樂裡,有些並不是那麼前衛而教人難以接受的,例如俄國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普羅高菲夫、法國作曲家米堯、浦朗克等人,他們所寫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對於現代人並不難些受。更何況有些被歸類於後期浪漫樂派的作曲家如馬勒、查理‧史特勞斯、西貝流士等人,他們在跨入二十世紀以後,依然繼續寫具有浪漫風格的曲
綜觀二十世紀西洋古典音樂的發展,與前面所提的各個時期來比較,他們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以前各時期的音樂作品,多半能歸納出屬於自己的時代風格,但是這一點在二十世紀的音樂中便行不通了,現代樂派的
音樂,創作者在創作理念上往往是天差地別的,音樂的呈現也是五花八門的,他們之間並沒有時麼普遍性後共通點。所以有人說:「二十世紀是西洋音樂史上最『混亂』的時期」,至於二十世紀所發展出來的許多音樂,是否有傳世的價值?由於當代人看當代事物總是很難客觀,這一點恐怕就要留待後世的人們來評斷了。



--------------------------------------------------------------------------------------------------------------------------------------------------


作品: 貝多芬 交響曲NO.9 Finale





(資料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8qeRTfmHSE.VijC82zHy1A--/)